您的首選項已更新。如需臨時更改您的賬戶設置,前往
提示,您可以隨時更新您的首選國家/地區或語言
> beauty2 heart-circle sports-fitness food-nutrition herbs-supplements pageview
點擊以閱讀我們的無障礙聲明
購物滿 HK$300.00 免運費
iHerb App
checkoutarrow
HK

精神皮膚異狀學:研究人員爲何認爲心理與皮膚的關聯很重要

7,764 閱覽

anchor-icon 目錄 dropdown-icon
anchor-icon 目錄 dropdown-icon

大多數人可能對腸腦連接耳熟能詳。腸腦連接是指即腸胃和大腦之間的互通交流。事實上,幾十年來,經過多項研究,腸腦連接已經很好地確立了其重要地位。 然而,心理與皮膚的關聯如何呢?  

精神皮膚異狀學可以作爲理解情緒和皮膚之間復雜相互作用的一門關鍵學科嗎? 什麼是精神皮膚異狀學?這一新興學科在皮膚健康方面將如何帶來重大進展?

什麼是精神皮膚異狀學?

精神皮膚異狀學作爲一個新興領域,是皮膚和心理研究的交叉學科。它將皮膚異狀學與心理學和精神病學相互結合,前者旨在了解和應對皮膚問題,諸如白癜風、痘痘肌和玫瑰痤瘡等,而後者尋求針對精神層面及各種心理障礙的理解,如抑鬱、焦慮和精神分裂等。

盡管有人認爲精神皮膚異狀學是一門新興醫科學,但在古希臘醫師、西方醫級奠基人希波克拉底的時代,這門學科就曾初次受到忽視。希波克拉底在其著作中認爲,壓力與皮膚之間的關聯是確實存在的。他甚至提到了一些病例,比如,人們會因爲情緒壓力而把頭髮扯掉。

近代以來,威廉·詹姆斯·埃拉姆斯·威爾遜(William James Eramus Wilson)在19世紀50年代所著的《皮膚問題》(Diseases of the Skin)一書中,向世人介紹了對精神性皮膚問題更深入的研究。威爾遜曾撰寫過一篇有關“皮膚神經官能症”的文章。皮膚神經官能症在技術上定義爲一種由無器質性原因的精神障礙引起的影響皮膚的疾病。

威爾遜指出,心理障礙與皮膚問題具有相關性,例如,皮膚異狀變的顏色比該部位周圍的皮膚淺;導致禿頂的斑塊狀脫發,或稱斑禿;甚至假想皮膚中有寄生蟲,從而感受到瘙癢。他甚至將多汗問題(一種出汗過多的疾病)與焦慮、擔憂、恐懼和抑鬱等心理障礙聯系起來。

在現代,精神皮膚異狀學與另一個新興領域——心理神經機體防御學聯系在一起,該領域主要研究情緒和心理障礙,如壓力會對機體防御系統和皮膚造成何種影響。

許多研究人員和醫師將精神性皮膚問題分爲三類:即精神生理性疾病、原發性精神疾病和繼發性精神疾病。

精神生理性疾病是指對壓力等情緒狀況作出反應的皮膚問題。屬於這一類的皮膚問題包括溼疹和鱗屑病。

原發性精神疾病是指引發自我折磨型皮膚問題的精神症狀。這一類皮膚問題包括拔毛障礙等疾病。 拔毛障礙是一種出於極度壓力或其他心理障礙而將頭皮或睫毛等毛髮從身體各個部位拔除的疾病。

繼發性精神疾病包括導致毀容、社交恐懼和自卑的皮膚問題。

顯而易見的是,在充分記錄的病史中,精神和心理障礙很有可能表現爲皮膚問題和其他問題。 這表明心理和皮膚之間存在着顯著的相關性。

了解心理與皮膚之間的關聯

盡管近年來針對腸腦連接開展了廣泛研究,並引起了人們的極大興趣,然而,有關心理與皮膚之間關聯的討論卻少之又少。事實上,機體是相互關聯的這一理念在現代醫級中才剛剛開始得到認可。

相互關聯意味着機體的任何一部分都無法各自爲政,而是一損俱損的關系。如果機體的一部分出現失衡狀態,那麼機體的其他部分也可能受到影響。這意味着腸胃微生物組的失衡可能會影響大腦健康,而焦慮等情緒障礙可能會影響皮膚的完整性與健康。

但爲什麼心理和皮膚之間存在關聯呢? 精神皮膚異狀學帶領我們對這個問題進行了深入探究。

精神皮膚異狀學認識到,皮膚與包括大腦在內的神經系統源自同一來源。在人類發育的胚胎階段或早期階段,稱爲外胚層的胚胎層後期會生成皮膚和神經系統。皮膚和神經系統起源之間的這種共生關系有助於解釋心理和皮膚的關聯。

研究還表明,心理和皮膚之間的生理關聯可能源於一種名爲默氏細胞的特殊細胞。默氏細胞是位於皮膚外層即表皮下方的一種特殊細胞。這些細胞負責觸覺,它們與將觸覺傳遞給大腦的神經密切相關。

默氏細胞也可能參與向體內釋放神經遞質或化學信使的過程。 一項體外試管研究發現,皮膚中默氏細胞的大小隨着炎性皮膚症狀的加重而加大。

精神皮膚異狀學還通過研究壓力對機體的影響,對心理與皮膚的關聯進行了更深入的了解。一項研究發現,急性情緒應激可能導致肥大細胞的活化和脫顆粒增加。肥大細胞是含有組胺的白細胞。當肥大細胞啟動時,會向血液中釋放組胺顆粒(脫顆粒),導致皮膚瘙癢和腫脹加劇。

研究持續表明,心理與皮膚存在一種非常明顯的關聯。事實上,研究顯示,精神障礙在皮膚問題患者中相當常見。 例如,一項研究發現,患有溼疹的兒童患上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的風險明顯高於未患溼疹的兒童。

另一項研究發現,皮膚敏感的個體其焦慮和皮膚發紅的幾率更大。還有一項研究發現,嚴重抑鬱患者患上白癜風的風險增加了64%,白癜風是一種皮膚問題,會導致皮膚顏色呈斑塊狀喪失。研究還將白癜風與焦慮關聯起來。例如,診斷爲白癜風的患者中約有36%也受到焦慮的困擾。

在精神皮膚異狀學中,甚至痘痘肌也與情緒壓力有關。研究顯示,壓力的增加會導致更嚴重的爆痘。一項針對女醫級生的研究發現,對壓力的感知越強,痘痘肌就會爆發得越嚴重。

N-乙酰半胱氨酸、維生素B以及緩解壓力方面的益處

研究顯示,在因皮膚問題尋求修復的患者中,高達40%的人也存在潛在精神障礙,這可能會進一步誘發或惡化他們的皮膚症狀。正因如此,精神皮膚異狀學專注於同時應對心理和皮膚問題,爲患病個體帶來福音。 

精神皮膚異狀學的研究集中於多種不同的修復模式,以幫助優化患者的皮膚和心理健康狀況。研究中涵蓋的一些修復模式包括: N-乙酰半胱氨酸(NAC)、肌醇、減壓技術和 維生素B12

例如,研究顯示,服用N-乙酰半胱氨酸可能有助於緩解一些重復性行爲,如強迫性抓撓皮膚或拔除毛髮。一項涉及50名拔毛障礙患者的雙盲安慰劑對照研究發現,與安慰劑相比,N-乙酰半胱氨酸可能顯著降低拔除毛髮的嚴重程度。

N-乙酰半胱氨酸(NAC) 是一種合成形式的半胱氨酸 氨基酸 ,這是制造存在於頭髮和皮膚中的β角蛋白等蛋白質所必需的成分。 一項案例研究發現,一名患有拔毛障礙的女性在補充N-乙酰半胱氨酸後的3個月內頭髮可能完全新生。

另一項涉及皮膚鱗屑剝落的研究發現,針對患者持續不斷地剝落皮膚鱗屑的行爲,攝入 肌醇 可能有助於緩解皮屑剝落的嚴重程度。肌醇是一種遍布全身和大腦的糖類成分,可能有助於影響情緒和大腦功能。

研究還表明,舒緩焦慮可能有助於直接優化皮膚健康。研究顯示,與安慰劑組相比,冥想和基於正念的減壓等身心療法可能有助於適度緩和溼疹和鱗屑病成年人的瘙癢感和抓撓慾望。

研究還認爲,使用 維生素B12 作爲局部外用或口服補劑,可能在心理與皮膚的關聯中發揮有益作用。 例如,在一項雙盲安慰劑對照隨機試驗中,使用了局部外用維生素B12修復兒童溼疹皮損。研究發現,在4周的隨訪中,局部外用維生素B12在調理溼疹方面顯著優於安慰劑。 另一項案例研究發現,補充維生素B12對一名18歲男性患者的溼疹症狀可能具有顯著緩解作用,該男性患者由於病情嚴重,需要局部塗抹大量類固醇進行修復。

有趣的是,研究證明,B族維生素,尤其是 維生素B6 和維生素B12,與整體情緒的積極提升和壓力感知強度的減弱可能有所關聯。

要點

精神皮膚異狀學是建立在心理與皮膚相互關聯基礎上的一門新興學科。通過精神皮膚異狀學研究心理與皮膚的關聯,可能成爲優化健康、調養肌膚年輕狀態和健全心智的未來發展方向。甚至可以通過精神皮膚異狀學的研究,關注心理健康的皮膚反應,也就是機體應對壓力反應的早期跡象來實現逆齡延壽。

通過深入了解並利用心理與皮膚之間的相互影響,不僅僅在呵護心理層面,而且在調養皮膚方面,精神皮膚異狀學均有望成爲多面延緩衰老的關鍵方法。

參考資料:

  1. 作者:Arck PC,Slominski A,Theoharides TC等。壓力的神經機體防御學:皮膚佔據中心地位。《皮膚問題學研究雜志》2006年;126:1697-1704
  2. 作者:Boulais N,Pereira U,Lebonvallet N等。默氏細胞作爲皮膚問題中公認的調節細胞:一項體外研究。《PLoS One》。2009年;4(8):e6528。2009年8月11日出版。doi:10.1371/journal.pone.0006528
  3. 作者:Chesini Ms D,Caminati Md M。維生素B12和特應性皮膚問題:口服補劑有修復相關性嗎?《膳食補劑期刊》2022年;19(2):238-242. doi:10.1080/19390211.2020.1860180
  4. 作者:França K,Chacon a,Ledon J,Savas J,Nouri K。精神皮膚異狀學:歷史之旅。《巴西皮膚問題雜志》2013年;88(5):842-843. doi:10.1590/abd1806-4841.20132059
  5. 作者:Gieler U,Gieler T,Peters EMJ,Linder D。皮膚與精神病學——當今的精神皮膚異狀學。《皮膚問題學雜志》。2020;18(11):1280-1298.doi:10.1111/ddg.14328
  6. 作者:Graubard R,Perez Sanchez A,Katta R。壓力與皮膚:作爲皮膚科修復策略的身心療法概述。《皮膚問題學實踐概念》2021年;11(4):e2021091。2021年9月1日出版。doi:10.5826/dpc.1104a91
  7. 作者:Jafferany M。精神皮膚異狀學:了解常見精神皮膚疾病的指南。《精神病學雜志初級健康副刊》2007年;9(3):203-213. doi:10.4088/pcc.v09n0306
  8. 作者:JovićA,MarinovićB,KostovićK,ČeovićR,Basta JuzbašićA,BukvićMokos Z。心理壓力對痘痘肌的影響。《克羅地亞皮膚問題學雜志》2017年;25(2):1133-1141。
  9. 作者:Koo J,Lebwohl A。精神皮膚問題:心理與皮膚的關聯。《美國家庭醫生》2001年;64(11):1873-1878。
  10. 作者:Kussainova A,Kassym L,Akhmetova A等。白癜風與焦慮:一項系統綜述和薈萃分析。《PLoS One》2020年;15(11):e0241445。2020年11月10日出版。doi:10.1371/journal.pone.0241445
  11. 作者:Lochner C,Roos A,Stein DJ。鱗屑病(皮膚剝落鱗屑)障礙:修復方案的一項系統綜述。《神經精神疾病修復》2017年;13:1867-1872。2017年7月14日出版。doi:10.147/NDT.S121138
  12. 作者:Manav V,Karaali MG,Erdem O,Koku Aksu AE。敏感皮膚問題患者的生物物理特性與焦慮之間的關系。《皮膚研究與技術》2022年;28(4):556-563. doi:10.1111/srt.13156 1.
  13. 作者:Nwankwo CO,Jafferany M。N-乙酰半胱氨酸在精神皮膚問題中的可能作用。《皮膚問題修復》2019年;32(5):e13073. doi:10.1111/dth.13073
  14. 作者:Rodriguez Cerdeira C。精神皮膚問題:過去、現在和未來。《開放性皮膚學雜志》2011年;5(1):21-27. doi:10.2174/1874372201105010021 1.
  15. 作者:Januchowski R。局部外用維生素B(12)修復兒童溼疹的評價。《替代與補充醫級雜志》2009年;15(4):387-389. doi:10.1089/acm.2008.0497
  16. 作者:Torales J,Barrios I,Villalba J。鱗屑病(皮膚剝落鱗屑)的替代療法:簡要更新。《心身醫級進展》2017年;31(1):10-13。
  17. 作者:Vallerand IA,Lewinson RT,Parsons LM等。 白癜風與重度抑鬱:一項基於人群的雙向隊列研究。 《美國皮膚學會雜志》2019年;80(5):1371-1379. doi:10.1016/j.jaad.2018.11.047
  18. 作者:Yaghmaie P,Koudelka CW,Simpson EL。 特應性皮膚問題患者的心理健康共病。《敏感及機體防御學雜志》2013年;131(2):428-433. doi:10.1016/j.jaci.2012.10.041
  19. 作者:Young LM,Pipingas A,White DJ,Gauci S,Scholey A。補充維生素B對抑鬱症狀、焦慮和壓力的系統綜述和薈萃分析:對健康和“高危”個體的影響。 《營養素》2019年;11(9):2232。2019年9月16日出版。doi:10.3390/nu111092232
  20. 作者:Zari S,Alrahmani D。沙烏地阿拉伯吉達女醫級生壓力與痘痘肌之間的聯系。《醫級、美容和皮膚問題研究》2017年;10:503-506。2017年12月5日出版。doi:10.147/CCID.S148499
  21. 作者:Zhu Z,Yang Z,Wang C,Liu H。維生素補劑應對溼疹的有效性評估:一項系統綜述和薈萃分析。 《循證補充替代醫級雜志》2019年;2019:6956034. 2019年10月31日出版。doi:10.115/2019/6956034

免責聲明:本健康中心不提供診斷⋯ 閱讀更多